我國儀器儀表工業展現
時間:2016-01-28
來源:光澤度儀 作者:admin
點擊:
7616 次
我國儀器儀表工業展現

一、儀器儀表工業市場需求對象及覆盖範圍
儀器儀表應用範圍廣泛,覆盖了工業、農業、交通、科技、環保、國防、文教衛生、人民生活等各方面,在國民經濟建設各行各業的運行過程中承擔着把關和指導者的任務。由於其地位特殊、作用大,對國民經濟有巨大倍增和拉動作用,有着良好的市場需求和巨大的擴展潛力。詳細的需求對象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表述:
1.在人類社會進入知識經濟時代、信息技藝高速擴展的背景下,儀器儀表及其測量控製技藝得到日益廣泛應用,給儀器儀表工業的快速擴展供應了良好的契機。儀器儀表是信息產業的源頭和組成部分,是信息技藝的重要基礎。錢學森院士對新技藝革命有如下論述:“新技藝革命的關鍵技藝是信息技藝,信息技藝是測量技藝、計算機技藝、通訊技藝三部分組成,測量技藝則是關鍵和基礎。”國際上也將信息技藝生產工業定性為計算機、通訊、儀器儀表三個工業。
2.儀器儀表廣泛應用於裝備、改造傳統產業的工藝流程的測量和控製,是現代化大型重點成套裝備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的重要紐帶。據有關資料顯示,隨着裝備水平的提高,儀器儀表在工程設備總投資中的比重已經達到18%左右;現代化的寶鋼技藝裝備投資中,有1/3的經費用於購置儀器和自控系統。
3.高水平科學研究和高新技藝產業的擴展迅速提高了對儀器儀表的需求,儀器儀表在實施科教興國、知識創新和技藝創新的過程中,正發揮十分重要的作用。各項高水平的科學實驗是不能離開科學儀器的,現代科學的進步也越來越依靠尖端儀器的擴展。現代生物、醫學、生態環境保護、新材料、現代農業的擴展等,同樣是建立在尖端精密儀器科技的擴展基礎上。
4.儀器儀表已經成為現代國防建設技藝裝備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航天工業的固定資產1/3是儀器儀表和計算機;運載火箭的儀器開支占全部研製經費的1/2左右;導彈的高精度製導、控製,航天精緯測量和紅外成像、專用高溫實驗設備等都是國防裝備中的重點商品。
5.儀器儀表在探索人類社會可持續擴展、抵禦自然災害、依法治國並實施有關法律的過程中作為重要實施手段和保障被普遍采用。
二、工業類別
按照新修訂的《國民經濟工業類別》國家標準(GB/T4754-2002),儀器儀表大工業包括工業自動控製系統裝置、電工儀器儀表、繪圖、計算及測量儀器、實驗分析儀器、試驗機、供應用儀表及其他通用儀器製造、環境監測專用儀器儀表、汽車及其他用計數儀表、定位、氣象及海洋專用儀器、農林牧漁專用儀器儀表、地質勘探和地震專用儀器、教學專用儀器、核子及核輻射測量儀器、電子測量儀器、其他專用儀器、鐘表與計時儀器、光學儀器、其他儀器儀表的製造及修理、衡器、醫療診斷監護及治療設備等20個小工業。按商品的主要效勞對象和範圍分,通常把儀器儀表大工業概括為生產過程測量控製儀表及系統、科學測試儀器、專用儀器儀表、儀表材料和元器件四大類。
我國儀器儀表工業的分布以機械系統開發生產通用儀器儀表為主,信息產業部、教育部、中國科學院、國家醫藥局和冶金、石化、輕工、煤炭、電力公司、測繪及兵器、航天、航空、船舶工業等系統研製、生產各類專用儀器儀表;
三、工業基本情況
1.2004年中國儀器儀表工業的基本情況
産業數量為2494個;職工人數550791人,同比增長4%;總資產1378億元,同比增長12.5%;銷售收入1189億元,同比增長23.3%;利潤總額73億元,同比增長18.8%。
2.主要商品產量
自動化儀表及系統:47383854臺,同比增長5.32%;電工儀器儀表:41840285,同比下降15.94%;光學儀器:7729536臺,同比下降10.85%;成分分析儀器:64414臺,同比增長0.14%;試驗機:19294臺,同比下降5.49%;汽車儀器儀表21430171,同比增長14.14%;環境監測儀器儀表:1043臺,同比下降43.38%。
3.進出口情況
全年進口總額為122.3億美圓,同比增長35.2%;出口總額為40.6億美圓,同比增長38.4%。
4.産業經濟類型結構
按産業經濟類型分:國有産業410個,占總數的12.44%;民營産業1418個,占55.86%;三資産業666個,占26.7%。
按産業規模分:大型12個,中型256個,小型2226個。
四、工業擴展情況
1.國有産業改製改組步伐加快(略)
2.探索向海外擴展的新路(略)
3.國際知名儀器儀表産業紛紛獨資,建立研制生產基地(略)
五、工業彙總水平有所提高,部分重點範圍取得突破
總體上達到國際八十年代末期九十年代初期水平,40%的商品達成了數字化,達到國際八十年代末期水平;約15%的商品達成了智能化,達到國際九十年代水平。
科學測試儀器:中高檔商品市場滿足率約為35%,中低檔約65%;
過程測量控製儀表及系統:大型工程項目中的品種滿足率50%,中小型工程70%。
我國産業已經持有工業自動化範圍的代表性高科技商品——分散型控製系統的自主知識產權,其產量、產值、銷售收入和訂貨承接量都已經超過國際著名公司在華獨資和合資産業。
六、工業特點和趨勢
1.特點
應用範圍廣泛,品種繁多。涉及工農業生產、科學研究、國防建設、文教衛生等國民經濟眾多範圍,商品有13大類,145個小類,800多個系列,16000個品種,約占機械工業的1/4。
知識密集、技藝密集型,是多學科的彙總體。
三高三低:高技藝、高投入、高產出;低能耗、低材耗、低汙染。
商品性能特點:高精度、高靈敏、高可靠、高環境適應性;生產特點多數屬於多品種、小批量。
對新技藝敏感,更新換代快。
2.國際儀器儀表主要擴展趨勢
數字化、智能化、網絡化、微型化。
兼並、重組加劇,大型儀表産業進入更強大彙總性工業集團趨勢明顯。
跨國公司加速推進對華戰略,進入以建獨資生產産業和控製投資公司、兼並中方優勢産業為主的“第三階段”。
3.我國儀器儀表工業的特點和趨勢
門類齊全,有一定工業基礎,在擴展中國家屬“上遊”,與發達國家差距明顯。
受體製、機製、經濟及科技彙總水平、管理、人才等條件的製約,産業“多、散、弱”,科研開發能力不強,商品穩定性、可靠性有差距,市場出現高中檔商品以三資和進口為主,中低檔商品以中資産業為主的趨勢,而且由於市場規模、人力成本、工業基礎等比較優勢,一些量大面廣的商品將成為生產和出口大國。
三資産業高速擴展,民營産業擴展迅猛,國企處境艱難,不同經濟類型産業差距拉大,詳細情況如下:
工業總體上呈向上擴展態勢,除三資産業外,中資産業的亮點集中在已經有一定規模和能力的民營産業、改革已見成效的少數國有産業和又大學及科研機構構建的高科技産業。